目录
理论前沿
新时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协调发展思想研究综述彭湘萍;1-4
返乡文化休克中的文化适应调查研究——以海外归国人员为例张雪;窦硕华;5-8
用习近平乡村文化建设思想引领的乡村文化振兴策略张彩云;9-12
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马娟;石南;13-16
浅析河南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对策刘君;17-20
基于SWOT法的岭南文化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影响力分析林延琼;21-24
文学艺术
电影《悲伤逆流成河》中校园欺凌角色转换的启示刘雪梅;25-28
文化自觉视阈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困境和路径选择李瑶钿;29-32
浅析汪国真诗歌中的现实与理想之珠联璧合李雨竹;33-36
礼貌原则视角下《傲慢与偏见》中的反讽分析王洪亮;王晶芝;37-41
论明清小说中的运河文化审美意象邹晓华;42-46
传媒文化
基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王泽众;47-50
网络文化对民办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文化认知的影响探析管媛媛;51-54
视觉设计对方言文化推广传播的作用——以《谁语争锋》为例张锋美;55-58
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实践探索——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齐齐哈尔医院(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)图书馆为例焦莺;59-62
文化类节目热播背景下高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创新研究王恩清;63-66
教育文化
先进文化引领的翻转课堂PBL教学模式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——以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课为例刘琪;陈淑娟;67-70
互联网时代新商科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探究赵亚杰;秦法萍;71-74
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创新研究——以本科生《管理学》课程为例陈颖;75-78
“工匠精神”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探索——以《材料成型工艺》为例刘树龙;高超;闫萍;江正卓;朱嘉仪;周其香;79-82
基于微课引领的“翻转课堂”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——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姚杨;83-86
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创新策略探析李立琴;聂晓;87-90
甘肃省地域性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张娟;91-94
历史文化
云岭的自然茶道探微杨晓琳;杨岚;杨崇仁;95-98
论北宋城市园林普及与心隐模式的契合陈钰君;99-102
中国书院文化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彭海燕;103-106
商周“青铜器”的功用分类和金文文化内涵田飞;吴虹宏;107-110
刍议建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李松;111-114
儒家义利观对大学生构建正确价值观的启示奉安宁;洪志亮;115-118
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所面临的挑战和传承路径车圣龙;119-122
语言文化
试论中英文化差异下的成语口译崔小仑;张坤;123-126
金课背景下翻译症实证研究李秀明;刘红丽;127-130
刍议高校国际传播活动中的英译策略安婉;131-134
文本之外的声音:副文本视角下《一念永恒》的英译李梦珠;135-138
缅甸家畜类成语的隐喻认知模式研究张婷华;139-142
中国(陕西)自由贸易试验区区内企业语言服务调查研究赵红霞;俞潇;叶艳萍;143-146
农耕文物翻译的现实困境与解决路径——以西北农耕博物馆为例李倩;贾文娟;147-151
浙江兰溪青年学生语言变异研究
徐梦菲;152-156+198
文化产业
试论数字时代文物文化的传播与文创产业的发展——以安徽省博物院馆藏为例赵晓婷;吴红松;苏奇源;杨晓慧;金利颖;熊逸菲;157-160
“国潮”流行与文化自信——从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两个角度分析邓博艺;161-164
高校图书馆图书推荐系统中的稀疏性问题实证探析王月娥;165-168
参与式设计理念下的老年化用户研究江加贝;169-172
桂北红军长征红色生态旅游创新发展策略研究海舒;梁景慧;邱石杏;梁福兴;173-177
哈尔滨的电影文化产业资源探究林美琪;178-181
文化交流
对外交流视域下淮扬菜国际化发展路径研究陈雅婷;182-185
“互联网+”时代法语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探究——以基础法语教学为例阮滢瑛;186-189
中国大学生国内外英文演讲中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引领分析黄琼慧;190-193
地方戏曲海外传播“十三五”回顾和“十四五”展望——以武汉地区为案例研究梁方;194-198